近日,由我校优选推荐的第一批“太空种子”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已由专业机构送返学校,交付供种科研团队使用,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对本批种子进行了保全公证。
我校科技处积极组织申报、安排专项工作经费推进搭载实验项目。按照遴选结果,组织提供了包括玉米、燕麦、野大麦、披碱草、向日葵列当、胡麻、沙葱、乳杆菌等植物、微生物种质资源30个,共283.7克种质材料用于航天搭载诱变育种。本次搭载实验项目是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遴选、审核批准实施,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负责承办相关工作,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自治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搭载实验项目。
航天育种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种子产生遗传变异,具有有益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可较常规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可明显提高育种效率,助力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十四五”以来,学校积极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紧盯自治区种业、草业、奶业等重点领域,通过专项人才引进、创新团队建设、设立种业专项等多措并举,推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新、选育和繁育推广工作,推进种业科技攻关。下一步,我校相关种业人才团队将利用此批“太空种子”开展地面延续育种工作,着力培育出一批性状优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品种,为助力国家和自治区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服务自治区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祖国北疆生态屏障建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