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刘云贺一行来校调研,就旱区水工程生态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设推进情况开展座谈交流。校党委书记陈永胜主持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双方就实验室的科研方向、平台运行机制、科研成果推进及服务生态环境发展等内容进行了充分探讨。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潍在座谈中表示,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科技厅将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助力实验室在服务自治区“五大任务”“六个工程”“六个行动”中早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永斌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特别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他指出,学校聚焦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需求,抢抓重大机遇,努力争取各方资源,在加强有组织科研、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自治区高校首个联合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不仅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也为自治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学校将汇集力量,专题专项推进实验室建设,确保实验室发展无后顾之忧。
刘云贺从历史发展、学科体系、师资队伍、平台建设等角度简要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的情况。他表示,通过参观校史馆,对我校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两校都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契合度高,且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他强调,西安理工大学将实验室建设作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全力支持,期待两校进一步加强合作,齐头并进,共同推动实验室取得标志性成果,为地方院校增光添彩,为西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西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实验室主任罗兴锜介绍了实验室的建设背景与目标,以及前期申报情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规划。实验室副主任、我校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刘廷玺教授重点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未来需求、阶段性考核要求和合作机制。他们均表示,希望两校能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学生培养、硬件设备等方面建立实验室发展建设的绿色通道,助力实验室取得更多成果。
陈永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学校与西安理工大学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学校将全力以赴支持实验室建设,继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实验室建设顺利推进。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西安理工大学的沟通交流,整合两校三方力量,明确建设任务,持续推进成果转化,共同为旱区水工程生态环境研究贡献力量。
座谈会前,刘云贺一行参观了校史展览馆。
此次调研和座谈进一步凝聚了两校的合作共识,为全国重点实验室后续建设明确了路径。未来,学校将联合西安理工大学,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深化科教融合与协同创新,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党委副书记董贵成,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陆海平、左合君,自治区科技厅创新平台建设处处长齐鸣,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侯精明、办公室主任余龙,以及学校党政办公室、科技处、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