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学校“石榴籽服务团”赴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江岸苏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江岸苏木位于四子王旗最北端,地处中蒙边境,生活在这里的牧民,日常生活中买菜太远,动辄上百公里,种菜又不会,蔬菜种植难和吃菜难问题此前一直未得到全面解决。2024年旗委开展首批蔬菜大棚试点,牧民首次种植蔬菜大棚,存在技术难点、种植信心不足等问题。学校党委了解乌兰察布市委统战部需求后,由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张文带领“石榴籽服务团”成员、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刘杰才教授等,针对边疆牧民新建蔬菜大棚种植技术需求开展精准帮扶。
活动中,刘杰才结合当地特殊地质与气候条件,围绕光照通风、温湿度管理、水肥配比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问题,为首次尝试蔬菜大棚种植的牧民进行了系统讲解与实操指导。通过深入交流,学校与四子王旗委统战部达成共识,将建立“项目化”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围绕边疆牧民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申报科技助农专项课题,通过项目化运作和“定期现场指导+远程技术支援”的模式,把学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发展的实际成果,助力实现边疆牧民蔬菜自给自足,打造可复制的边疆牧区大棚蔬菜种植示范样板。
四子王旗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等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此次活动是学校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落实与乌兰察布市委统战部合作的具体实施。通过构建“科技服务+民族团结”融合模式,不仅解决了边疆牧民“吃菜难”的民生问题,更以科技助农为载体深化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团结,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农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