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2023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会议期间,学校组织师生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形式关注两会进程,学习领会两会精神,聚焦两会中关于高等教育、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就业创业等话题热议两会,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围绕中心大局畅谈对国家、学校、自身未来发展的期待。师生们纷纷表示,要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决心,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以实干苦干开拓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新天地。
全国政协委员、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孙志宏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我作为一名农业界新政协委员,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报告政治站位高、定位准、数据实、实例详,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建言献策。并对今后工作作了三个方面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准确、弥足珍贵,值得新一届政协委员发扬光大,并在继承中创新。我将按照本次会议要求,认真履职,积极参加调研,建实言、献良策。贯彻落实建设农业强国,在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微生物种业科技攻关等方面贡献智慧,进一步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红梅
今年的两会是在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好开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铭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专业特色,结合自治区农牧业发展相关政策,加快推进盐碱地多渠道利用与相关技术转化落地,唤醒“沉睡”的资源,为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内在需要,加强改良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发展盐碱地特色种业,多途径开发利用盐碱荒地对盐碱地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张星杰
今年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备受国内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认真聆听报告,深感各方面重大成就来之不易,预设的发展目标催人奋进。报告全面贯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了党的二十大和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我们要学深悟透丰富内涵,全面领会精神实质,继续保持共同拥有的精气神,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作为担当,永远秉持赶考之心,立足本职工作,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率先垂范,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对标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引导我们的学生建功内蒙古,为打造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作出新时代的贡献。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许驭
今年的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的盛会,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教师,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指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传授专业知识,厚植学生“三农”情怀,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和劳动耕读教育,努力培养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2023年,经济管理学院将充分依托获批的内蒙古乡村振兴智库,聚焦我区作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为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行业产业提供咨询服务,为自治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在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兽医学院教授 曹贵方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迎着春风浩荡,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盛大召开,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新起点、新方位,需要我们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向着新的奋斗目标扬帆起航。我国是世界上家畜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家畜多样性不仅是推动现代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国家生态安全和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家畜遗传资源意义重大,但是,因为缺乏有效保护,当前家畜品种数量急剧锐减,甚至濒临灭绝。家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仍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因此,我们需要纵深挖掘生物多样性科学探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生物育种繁殖技术创新研究、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库建设,为与国际、国内科技合作和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和人才资源,有效提升人才培养层次、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促进产学研与科技成果转化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核心竞争力。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力
通过聆听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面对疫情不畏难,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取得了经济增长3%的成绩,既感动又振奋。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涉农高校的基层党员干部,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们要立足2亿人从事农业就业,5亿人常住农村的实际,深入做好“一懂双爱”教育,科学引导广大毕业生积极投身“三农”广阔天地,为建立新型工农关系,推进城乡融合,提升粮食产能,构建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培养输送青年人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田军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上的讲话和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我们计算机学院来说,紧紧围绕学校“131467”战略行动计划,实施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抢抓金三银四黄金期,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校企专业共建,深入企业扎实做好“访企拓岗”行动,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实习岗位,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和就业育人相融合,将就业教育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把就业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鼓励大学生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提升就业育人实效。
农学院教授 张少英
今天认真听取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全面具体、主题明确,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聚人心、提信心、明方向的好报告。为过去5年我国取得的卓越成绩而骄傲,为绘就的发展蓝图而鼓舞。作为一名农业教育与科研工作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进一步树立教书育人、科技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在今后工作中做到一要努力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农业专业人才,推动农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二要瞄准农业生产需求,提升科研水平,做实做强自治区甜菜制糖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与全校师生一起,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教研室教工党支部书记 赵明敏
两会的召开让我进一步认识到高校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要培养更多优秀农业人才,教师的基层实践能力必不可少。我将在党支部建设中结合专业特色,结合实际创新党建引领的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模式,在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实习实践基地、科技小院、专家工作站基础上,加强与基层(市、县、乡镇)的农业部门对接,与涉农企业合作,协调学校选派青年教师进行为期6——12月的挂职锻炼,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提高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水平。
体育教学部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 张晓君
2023年3月5日两会于上午9时正式开幕,两会工作报告语言简练、内容翔实,既是总结又是我们2023年奋发向上的号角,回顾一年来取得成就,是我们的党指引方向、政府积极作为、人民踔厉奋发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骄傲的成绩。报告中再次强调了科教文卫体育在我们事业道路上的作用,因此,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感到责任重大,更应该继往开来,把体育教育工作落实到日常教学、竞训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毛泽东主席曾讲到的“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推动体育教育在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动物科学学院2020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生 姜联广
在2023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翻阅近几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越来越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名研究生,我的专业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牧场实习的半年,对党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有深刻体会,明确了只有深入农村,联系农民,了解农业,汇聚集体智慧思维,才能破解难题,真正实现“本固邦宁”的长远目标。要结合专业知识,在合理开辟饲料新来源,稳定发展鸡、猪养殖等方面创新研究,用科学智慧勤勤恳恳服务“三农”发展,守好“三农”基本盘,为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提出自己的方案。
林学院2021级园林专业 王晨驹
通过学习两会精神,我了解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生态学发展,以生态学原理与实践为依据,建设生态园林,将是未来园林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这是我们园林专业的机遇,要求当代园林人更要学习两会精神,继承发扬祖国优秀的园林传统,吸收世界先进的园林科学技术,建立并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学科体系,提高园林行业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水平,建设生态健全、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2021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杨培培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提出的议案是择优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探索可复制的“揭榜挂帅”模式,加快建筑节能改造,推动高水平绿色建筑发展。这些议案让我更加感受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作为将来要从事工程建设的一名学生,我明确了自己面临的专业使命和任务,知道了自己要不遗余力地掌握更多所学专业知识,学会创新发展绿色建筑,以更大的决心与勇气,用热血与担当,为国家工业建设创新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