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我校举办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暨钱学森沙产业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研讨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沙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雪芬,上海交通⼤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钱永刚,党委委员、副校⻓⻬景伟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党委委员、副校长左合君主持开幕式。
⻬景伟在讲话中阐述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回顾了我国首个钱学森沙产业学院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学院将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面向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为推动防沙治沙事业及沙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农大智慧。
钱永刚表示,此次会议旨在纪念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钱学森先生,弘扬其科学报国精神,激励广大科技与教育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他说,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设立钱学森沙产业奖学金班,2023年成立钱学森沙产业学院,在培养高素质沙产业人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朱雪芬指出,钱学森沙产业学院承载着特殊的荣光与责任,是钱老沙产业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扎根、生长、开花结果的重要载体。她希望学校以更宏阔的视野,弘扬“大农业”思想,聚焦前沿科技赋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将沙产业这一“知识密集型农业形态”有机融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宏伟蓝图。
2001级钱学森沙产业奖学金班学生、现任沙漠治理学院教授郭月峰表示,将始终铭记钱老的科学报国精神与母校的谆谆教诲,在“大农业”领域努力作为。钱学森沙产业学院2024级学生代表刘田爽说,会紧跟科技前沿,探索现代技术在沙产业中的应用,让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在实践中绽放光彩。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以自己的新著《中国沙产业发展纪实》向大会献礼。甘肃省委原副书记马西林发来贺信。《中国教育报》9月9日刊发专题文章《传承科学家精神,打造沙产业育人高地》,为纪念活动献礼。
大会举行了钱学森沙产业学院增补理事单位授牌仪式,齐景伟、左合君为10家新增理事单位授牌。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作题为“丹⼼报国凌云志,铸剑华夏惊九天——钱学森的科学报国历程及影响”的专题报告。联合国国际⽣态⽣命安全科学院院⼠、福建农林⼤学研究员林占熺,北京林业⼤学教授丁国栋,西北农林科技⼤学教授王利兵,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张卫东等专家学者围绕沙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作学术报告。
9月20日下午,大会设立4个分会场,围绕防沙治沙及沙产业理论与实践、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专业发展、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由钱学森沙产业学院、沙漠治理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等6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参会。大会通过网络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数突破10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