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事迹材料
康乐,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原内蒙古农牧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同时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等单位担任重要职务。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等七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外籍院士。荣获多项国内外重大科技奖项,包括国际昆虫学会执行理事、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荣誉科学博士、何梁何利生命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昆虫学会颁发的国际杰出科学家奖、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马世骏生态科学成就奖、国际化学生态学会西弗斯坦-西蒙尼奖、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科研方面,康乐院士长期从事生态基因组学研究,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基金委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他先后主持国家973 项目、863 项目、国家基金委杰青项目、创新群体项目(连续3 期)、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建议并获得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此外,他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报告。在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300余篇,重要论文发表在Nature, Science,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等重要刊物上,总引用上万次,是Elsevier选出的农业和生物学高被引科学家(Scopus 2014-2023)。
教育事业方面,康乐院士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UCAS)的教授,长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进化生态学课程,主编的《生态基因组》教材已被中国采用为主要教材。他指导了 21名硕士生、61名博士生和 16名博士后,先后获得魏桥国科校长奖教金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李佩教学名师奖。
社会服务方面,康乐院士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州立理工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合作大学和机构共同发起了国际教育项目。招收了60多名非洲学生到河北大学进行学位和非学位培训。
国际影响力方面,康乐院士促进了中国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合作交流,主办了国际双边会议。作为中国全国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会副理事长,在2016年和2018年北京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的组织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康乐院士是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杰出校友和学术领军人物。他始终怀着对母校深厚的感情,积极参与母校的多项活动,为学院的发展和学术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22年,康乐院士参与内蒙古农业大学 70 周年校庆访谈录制。访谈中,他以亲身经历激励在校学子,生动阐述了母校的教育为其科研事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意义,为传承母校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他还参加了内蒙古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为母校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