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刚事迹材料
一、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毕业院校及专业、毕业年份、现工作单位及职务、社会职务等。
主要获奖情况,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市级以上、省部级以上的主要奖项。)
姓名:马红刚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1年3月
毕业院校及专业: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专业
毕业年份:1983年
现工作单位及职务: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社会职务:
北京市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
内蒙古饲料工业协会会长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智库委员
中国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北京中关村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联盟理事会理事
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
主要获奖情况:
国家级荣誉: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推动中国饲料工业发展的十大开拓人物”
2017年“首都饲料行业十大功勋人物”
省部级荣誉: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十大经济人物”
行业荣誉:
“中国畜牧饲料行业年度创新人物”
“全国优秀饲料创业企业家”
“北京市饲料工业行业先进工作者”
连续多年获评“饲料行业十大领军人物”
二、事迹概述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校友的主要成就或贡献,200字以内。)
马红刚深耕畜牧行业40余年,是我国反刍动物饲料领域的开拓者。1995年创立九州大地集团,主导研发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推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其企业形成“饲料研发-种畜繁育-肉牛养殖”全产业链,打造高端品牌“草原和牛”,占据市场领先地位。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设立奖助学金、助力抗震救灾、创新扶贫模式,带动上万农牧民增收。反哺母校,捐赠科研资金,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校企实验室,为行业进步与乡村振兴作出卓越贡献。
三、详细事迹
1.成长经历:在校学习经历、职业发展历程等。这里与典型事迹有重合部分,可介绍个人在校参与的印象较深或者是受影响较大的事件、活动等,职业上的转折点、创业契机、科研难题和解决方法;
在校学习:1979级畜牧专业本科生,代表学校参加内蒙古大学生乒乓球和足球比赛,毕业答辩成绩名列前茅,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科研积淀:1983年毕业后进入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十年间从技术员成长为研究所副所长(当时最年轻的副所长),主导“反刍动物高效饲料配方”研究。
创业抉择:1995年因国内技术转化困难,毅然辞职创立九州大地集团,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打破国外饲料垄断,推动国产饲料标准化。
2.突出成就:在专业领域、社会责任、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具体成果,如果有量化更好;
1)专业领域:
主导研发反刍动物饲料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创立农业高科技上市公司——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年产值超10亿元,拥有10多个现代化的饲料工厂、20多家子公司和办事处、30多个牧场和育种场,获200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创新型专利。
打造“草原和牛”品牌,存栏纯种和牛2000余头、荷斯坦奶牛2万头,占据高端牛肉市场领先地位。
2022年承担内蒙古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推动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种培育。
2)社会责任:
2008年汶川地震捐赠百万物资,建成多所抗震希望教室。
首创“企业+合作社”扶贫模式,带动内蒙古牧区上万农牧民增收,有效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
3)公益事业:
2006年起在母校设立“九州大地奖助学金”,资助学生超200人,支持科研项目多项。
3.典型事迹:具体事例、感人故事或具有启发性的经历,这部分最好是有时间点的故事,与有学校相关性的经历,如在校经历带个自己的启发,个别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力,也可以是跟校友、老师、同学之间的小故事,能体现与学校的关联;
1)辞职创业:从科研岗位到商海的无畏抉择
1983年,马红刚从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后,进入内蒙古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工作。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很快被破格晋升为研究所副所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副所长。然而,正当事业一帆风顺时,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职创业。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畜牧业与国际水平差距巨大,饲料工业刚刚起步,国内市场充斥着外国品牌,民族饲料企业几乎一片空白。马红刚在科研工作中发现,许多先进的研究成果无法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让他深感遗憾。他意识到,真正的价值在于将技术落地,帮助养户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让研究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里。
1993年,他毅然辞去副所长职务,进入一家外企从基层销售员做起,积累经验、考察市场。两年后,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创立了九州大地集团。创业初期,资金短缺、市场竞争激烈,但他凭借科研背景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将学术理论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逐步开发出一系列优质饲料产品。他带领团队深入养户的牛棚猪舍,了解实际需求,优化产品配方,最终成功打开市场。九州大地从一家小型饲料企业,逐步发展为涵盖饲料、养殖、基因育种等多板块协同发展的农牧集团。
马红刚常说:“畜牧人就要到牛棚猪舍中去,研究成果只有落地才能创造价值。”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让他在商海中站稳脚跟,为中国民族饲料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2)回馈母校:捐赠百万助力农牧教育发展
2022年,正值内蒙古农业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马红刚以九州大地集团的名义向母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用于支持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捐赠不仅是对母校的感恩回馈,更是他对农牧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
捐赠仪式上,马红刚动情地说:“内蒙古农业大学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母校培养了我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也让我明白了肩上的责任。我希望通过这笔捐赠,帮助母校培养更多优秀的畜牧人才,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
除了捐赠,九州大地集团还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马红刚被聘为客座教授。他多次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分享创业经历和行业经验,鼓励年轻人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多年来,九州大地还在多所农业类院校设立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师生,推动畜牧教育的发展。
马红刚深知,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他常说:“企业的未来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我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让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梦想。”
3)种源突破:用技术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
在畜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马红刚始终关注行业的痛点问题。近年来,他敏锐地意识到种源问题是提高养殖效率的关键。没有优良的品种,再好的饲料和管理也难以实现高效养殖。然而,中国牛优良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本土品种的改良仍面临诸多挑战。
2021年,九州大地孵化成立内蒙古元牛繁育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现代繁育技术,通过全基因组选育和活体受精等技术,充分发挥优质基因的遗传优势。2022年,草原和牛及元牛基因凭借技术优势,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致力于构建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并培育新品种。
马红刚带领团队深入草原牧场,亲自参与养殖实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他常说:“只有把自己放到问题里,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通过种源技术的突破,九州大地不仅为农牧民创造了更高的收益,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4.如果校友对学校或者校友会建设、对校友有突出贡献,有示范意义的内容,可以单独列一条这部分内容。
深化校企合作:2022年校庆捐赠100万元,推动九州大地集团与母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已孵化专利技术多项,直接服务产业需求。担任母校创业导师,定期返校开展专题讲座,分享行业经验;为在校生每年提供实习岗位超200个,吸纳100余名毕业生入职集团核心岗位,形成“产学研用”人才输送链。
校友会纽带作用:曾担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任职期间组织校友联谊会和设立校友联络员,为校友之间以及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协助校友总会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积极协助母校开展校友助就业工作,邀请校友企业负责人回校举办招聘会、职业规划讲座等活动。
四、校友寄语(这部分若无可不写)
(可以是个人座右铭分享,也可以是校友对母校的寄语、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或人生感悟等。后续这部分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选择性的写到校友事迹里。)
三十载深耕动物育种与营养,始终铭记母校“团结、求实、博学、创新”之校训,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产品难题,勇攀科技高峰,突破行业瓶颈。既要传承农牧文明的厚重底蕴,更要拥抱生物技术与数字化的浪潮,未来属于敢闯能拼的动科人,期待你们在种业振兴,低碳养殖中领跑时代,服务“三农三牧”。内蒙古的草原精神,当以实干为根,以科技为翼,在世界舞台绽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