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年夜
年, 说着说着就过了!大年初一的凌晨, 很早就醒了, 透过窗帘缝隙还能见到点点星光。听着年迈母亲沉稳的鼾 声,再也无法入眠。没有鞭炮齐鸣的提醒,没有绚烂烟花 的点缀, 静静地躺在母亲身边, 宛如儿时, 心如冰封的湖面,凝固,晶莹,平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年味一年年地淡了,过年不再有 童年的期盼与憧憬。以前从小年开始,请灶神、请祖谱、 放鞭炮、穿新衣、吃喷香又有肋排的隔年菜;初一拜大年, 初二送祖神, 走亲戚, 看大戏, 充满了无尽的幸福与欢乐。 那个时候缺的是年货,不缺的是年味。不记得谁说过“离物质近了,离幸福就远了”,如今的春节与平常的日子没有什么分别,年货丰盈,却没了年味。今年没有燃放鞭炮 烟花的大年三十夜愈发的寂寥无味。只有门框上摇曳的红 灯笼,门对上的“福”字,门扇上孤寂的对联及街上叫卖的红彤彤的糖葫芦,才让人感觉到一丝丝的年味。
腊月二十八,照例回老家贴对联,看望年已九十有四 的姑姑。九十有一的母亲因前段时间“栓”了一下,行动 已不方便,但也不敢把她老人家落下,否则她一旦知道我 们回老家,没有带她,会唠叨一个春节。正如前几日与一 位老领导说起过春节的事,他九十九的老母亲过年必须回 老家,风雪不误。“每逢佳节倍思亲”,可能所有的老人 都一样,对生活了几十年家乡的眷恋,质朴的乡情,越老 越醇,愈久愈香。只好换了一台商务车,装上轮椅,陪伴她一起回了老家。
还是那把摇椅,还是冬日暖阳,身躯娇小的姑姑穿着 厚厚的棉衣棉裤,戴着一顶时尚的礼帽,自在安详地坐在 屋檐下的摇椅上,享受着正午的阳光。姑姑年迈,眼神却很好, 我刚一进院, 姑姑就看到了。“小侄儿, 你回来了,又来看我来了! ”一边扬手打着招呼,一边喊着正在厨房的孙子出来迎接我。
“孩子,快坐!你妈妈好吗?她回来没? ”姑姑拉我 坐在她身旁的马扎上,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丝毫不像九十 多岁的老人的力道,手背青筋暴露,却干枯有力。手与手 相握,心与心相连,深深体悟到姑姑见到我时的喜悦,久不得见的思念和对侄儿的无限疼爱。
“她回来了,走路不方便,坐着轮椅,您孙子马上推 她进来看您。”说话间,儿子与侄子推着轮椅进门了,抬 过台阶,推到了姑姑面前。姑姑身体努力向前一倾,母亲 身体向前一探,两位加起来一百八十五岁的老人,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话未出口,已眼圈含泪。
“老嫂子,你还好吗?”姑姑问。
“不中用了,走不了路了,净拖累孩子们,还不如早早去了呢!”母亲无奈地摇着头。
……
两位平时耳背得说话都要大声才能听到的老人,此时此刻却一改老态,手口并用。从儿女孝顺到左邻右舍,家 长里短,绘声绘色,滔滔不绝,久违的喜悦溢于言表。是亲情乡音的连接,更是一起生活几十年的默契。
离开时,两位老人满含热泪,依依难舍,直到母亲的 轮椅推出院门,还看到姑姑在空中微微挥动的手。我瞬间 感动了,又有些惭愧,暗暗下定决心,工作再忙,也要趁姑姑硬朗,母亲还能动弹,多陪老母亲回家看看。
回忆着, 不觉天已大亮, 醒来的母亲打断了我的思绪, 搀扶她方便了一下, 打了一杯温水给她喝下后, 打开窗帘, 准备和母亲共同迎接“虎”年的第一缕晨光,却看到小院 里一片片的雪花飘落,曼妙轻盈,梅花含雪吐红,地面薄 纱轻覆。2022,多么美妙的第一天呀!没有鞭炮喧闹的清 晨宁静清凉。在这无声的年夜,想着两位老人近似无声的 交流,突然间, 眼前仿佛看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漫天礼花, 耳边仿佛响起运动健儿滑雪的声音和党的“二十大”的号角声,辉煌灿烂,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刘尚伟,90级森林采运工程专业校友,1972 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学历。山东华鼎伟业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高级人才,山东省泰山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正高级职称。山东省“优秀中共党员”,中共山东省第十二届党代表,烟台市第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烟台市工商联副主席, “烟台市劳动模范”, “烟台市孝德模范”。